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由56个民族结成的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一个有13亿多人口、幅员960万平方公里的东方大国要保持长治久安,没有战略谋划和战略构建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注重运用战略思维治国理政,从确立战略愿景到构建战略布局再到推动战略合作,从筹划战略决策到实践战略部署再到坚定战略意志,环环相扣,形成科学系统的战略思想。
确立战略愿景
目标愿景是战略的核心。确立科学的战略愿景,做到既志存高远、催人奋进又脚踏实地、切实可行,这是战略构建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战略就无从展开成为空中楼阁。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一步,在十八大刚刚闭幕就华丽迈出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经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立足“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已经在向我们招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梦是重大战略创新,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次被作为明确的战略愿景提了出来,意义不同寻常。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13亿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和平崛起,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事情、全新探索、全新实践,因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实践。
正因为“崭新”,如何做到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就任国家主席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就是说,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阶段性新篇章,是对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美好夙愿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发展走向的自觉担当。
从大国迈向强国,从发展中国家走向中等发达乃至更高水平的发达国家,中国梦作为战略愿景毫无疑问是宏伟远大的。但实现这一战略愿景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很多事情要做。这就需要进行时空的大幅压缩与跨越,用数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走了几百年的历程,通过形成强大的统一意志和组织力量,把一切经济政治社会资源都科学地组织和调动起来,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回望历史,我们党95年开辟、67年探索、38年实践,经历了曲折和辉煌、顺境和逆境、高潮和低潮,各种艰难险阻都跨越过,各种非凡奇迹都创造过,正是这丰富经历和苦难辉煌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充满自信。
同时,这一宏伟远大的战略愿景又有着具体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这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宏伟战略愿景与阶段性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梦不仅奠定了战略基石,更夯实了实践基础。
构建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对战略愿景的展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涉及的都是贯穿当代中国已经和正在做的事。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奋斗目标,近40年的改革是贯穿新的历史时期的主旋律,从严治党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要求,依法治国方略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到现在也已近20年。为什么把这四者结合起来而且加上“全面”两个字?很重要的是,尽管当代中国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和辉煌成果,但“不全面”依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客观现实。非全面则不能成事,不全面则会坏事。为何群众在吃饱穿暖后却对带领他们致富的党员干部意见越来越大?因为经济领域小康的满足与政治领域权利诉求跟不上形成巨大反差。为何今日中国社会消除腐败的压力颇大?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制度体制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在经济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愈来愈发挥决定性作用,权力运行方面则还有相当与此不适应的计划体制色彩。为何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望值不高、信任度不强?因为法律立得越来越多,但执法、司法、守法还在一些方面跟不上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全面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事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做为战略支点,从全面切入与突破,使我们党的战略谋划和战略构建有的放矢、纲举目张。
全面小康,必须“一个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又必须“一项都不能缺”。不能仅仅是经济小康,文化小康、社会小康、生态小康等也要齐头并进,让人民群众享受民主参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
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仅要搞经济体制改革,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制度体制的变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于法有据。全面依法治国,就要从法律体系走向法治体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就要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高度重视制度治党,既治标又治本,既治行又治心,既管关键少数又覆盖全体党员,没有任何例外的特殊党员,也没有任何例外的“铁帽子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注入动力,为社会激发活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立规矩护权利,促和谐保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打铁先要自身硬,用先进和优秀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一个整体战略部署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
推动战略合作
大国治理从来不能只是眼光向内。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随着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处理世界上的事,包括一个国家自身求发展,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对抗则会两败俱伤。顺应这样的大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积极推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加紧密的国际战略合作,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中韩“四个伙伴”关系、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摒弃了传统大国关系模式,实现了国际关系的重大战略创新。不冲突、不对抗,客观理性地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坚持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从对亚太周边的邻国伙伴“亲、诚、惠、容”到对非洲各国合作的“真、实、亲、诚”,相同的是对合作共赢的真诚追求,不同的是对各国历史文化道路制度的高度尊重。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激发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和谐、公平正义的渴望。
如何化理念为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变梦想为现实的战略平台。这一战略平台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是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是中国社会为世界各国搭建的“快车”、“便车”、“顺风车”。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是基本态势。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模式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是从19世纪开始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但是当年的全球化仅仅是从西方走向东方,从前发达国家走向后发展国家,基本上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单向的全球化是不够的,也是有缺憾的。“全球化”就应该真正全球流动起来,不仅要有从西方到东方的全球化,还应该有从东方到西方的全球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新的全球化。这一战略构思相当于对西方全球化发展的对冲,这种对冲可以让世界经济更加有活力。而且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战略平台,是在充分尊重沿带沿路各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基础上的经济战略合作,不把意识形态强加给别人,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支持与合作。这一点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过程中体现得很充分,尊重他人也就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建立起共同的利益也就建立起了更紧密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更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2014年3月下旬至4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指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当今天的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天人合一”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药;当今天的世界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的时候,“和而不同”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唯一选择;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让“生生不息”告诉我们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是很有意义的。
保持战略定力
作为一个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不仅重视战略的构建,同样重视战略的实施;不仅强调战略筹划的科学性,同样强调战略意志的坚定性。
战略意志首先表现为战略定力。对于道路方向高度自觉、充满自信、坚定不移,“任尔东西南北风”;对于业已制定的大政方针延续稳定,不患得患失,不瞻前顾后,“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环境,平心静气,该变则迅速变,不该变则坚决不变,“乱云飞渡仍从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过去,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在这一过程中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必然的,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坚定的战略定力背后是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引导全党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高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了战略思维,就可以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这种战略思维,在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中体现得尤为充分。针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如何把握这个大逻辑,因势利导,化害为利?这显然离不开对战略思维的高超运用。
首先,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做鸵鸟,把头埋进沙土中就装作什么也看不见,好像就没有新常态似的。同时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指望一招鲜吃遍天。在新常态背景下,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那种大兵团作战方式不仅不能再用,还会引火烧身,使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积累、激化,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
但是,面对新常态我们也不必惊慌害怕。引领新常态不是无所作为,反而是大有可为。旧的大门关上了,新的大门正在打开,而且更敞亮;旧的舞台谢幕了,新的舞台应运而生,而且更宽广;旧的机遇逝去了,新的机遇迎面而来,而且更丰厚。只要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新常态就会变为中国经济大发展、好发展、新发展的肥沃土壤。
总起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蕴含着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对中国发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对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关怀,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进入一个新境界。
(作者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